“这座塘坝的排水系统需要再检查一遍,确保强降雨时能够畅通排水。”清晨,邹平市临池镇水利站站长王向钊带领巡查小组对上河水库等水利设施进行第6次复查。自进入汛期以来,这样的场景已成为临池镇防汛工作的常态。
立体化巡查体系 隐患整改“动态清零”
“我们建立了‘镇村联动、专群结合’的巡查机制,对重点部位实行‘一日三查’。”正在整理巡查记录的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主任王立明介绍。同时,各包保领导干部深入镇域水库、塘坝,重点检查泄洪设施运行、堤坝稳定性等状况,确保水利工程安全运行。
截至目前万全之策,临池镇镇累计出动包保领导干部、村“两委”、网格员、巡库员等巡查人员580人次,对镇域9座小型水库、47座塘坝开展207轮次“拉网式”排查,发现的7处隐患已全部整改完毕。
全天候备战状态 应急保障“箭在弦上”
走进临池镇应急物资储备库,整齐码放的防汛物资映入眼帘。救生衣、沙袋、抽水泵等设备分类摆放,随时可以投入使用。“按照‘宁可备而不用,不可用而无备’原则,我们储备了3类24种防汛物资,包括大、小型应急抢险救援装备和应急抢险物料等,能够有效应对各类汛情险情。”临池镇党委委员、副镇长张成鲁介绍。
在小洞村的一处地质灾害隐患点,巡查人员正在帮助独居老人检查房屋安全。“我们为独居老人、地质灾害点住户等建立了‘一对一’帮扶台账,定期上门检查,房屋安全排查整改实现100%闭环。”临池镇人大主席徐传华说。截至目前,临池镇累计开展汛期房屋安全巡查10余次,发现的1处隐患已完成整改。
目前,临池镇组建的35人镇级应急救援队已完成常态化实战演练,对所有应急设备进行全面检修和调试,保证在关键时刻拉得出、用得上。同时,科学设置5处临时安置点,配备必要生活物资,实行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确保出现险情“5分钟集结、25分钟抵达”。
精细化监测预警 防御响应“快人一步”
“我们安排专人实时监测雨情水情,重要信息第一时间通过村广播、微信群实时推送,确保汛情信息能够第一时间上传下达。”临池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张吉昊在重点工作推进会上强调。据了解,临池镇通过在43个村设置防汛信息员,确保预警信息全覆盖,同时,降雨期间安排专人驻守易积水路段,第一时间处置内涝问题,既保障道路畅通,又消除安全隐患。
“防汛救灾是守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底线工程。”临池镇党委书记秦娜表示,“下一步,临池镇将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筑牢防汛抗灾的铜墙铁壁,让群众安心放心。”
天弘优配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