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这里您就放心吧,我们保证孩子度过一个安全快乐、有收获的暑假!”山东能源鲍店煤矿暖心夏令营袁菲老师的这句话,代表了志愿者老师们的共同承诺。十年来,这座矿山用3650天的坚守,采用“托管+教育+公益”相结合的模式,将一项职工福利做成了有温度的服务品牌,让矿工子女的暑假从“无人看管”变为“快乐成长”,“托”起了希望,“托”稳了幸福。
十年坚守:从“看护难题”到“品牌服务”
2016年,面对暑期“孩子谁来看”的普遍困扰,鲍店煤矿工会创办了首届“暖心夏令营”,这一举措解决了双职工家庭多孩家庭、单亲困难家庭以及对外开发家庭中暑期看护难的情况。十年间,这一项目实现了“三个转变”:服务定位从“临时托管”转向“素质教育”,课程体系从“单一辅导”升级为“多元发展”,受益儿童从“做做游戏”到“精神滋养”。
“十年来,我们践行‘安全工作在前方、家有困难我来帮’的承诺龙信金融,让职工家庭都能感受到工会的温暖与力量。”该矿女工主任、暖心夏令营负责人张保霞的话,道出了开办暖心夏令营的初衷。他们每年都进一步完善课程设置,扩大服务范围,如今,夏令营已形成涵盖5大类别、15门特色课程的完整教育体系,累计服务职工子女500余人次。
特色课程:让每个孩子都闪闪发光
“呜---”模拟警报声突然响起,消防实战演练开始!在消防员的引导下,孩子们一个个弯着腰、用小手紧紧捂住口鼻,顺着预定路线快速穿过“烟雾区”...... 整个过程紧张有序,在“消防实战”演练中,孩子们实实在在学会了逃生的技巧。
走进夏令营的“七彩课堂”,孩子们正在不同的兴趣小组中各展所长,在“小小厨师班”,孩子们系着围裙学习烘焙;在“疯狂英语课”,孩子们用英语大胆交流;在“创意工坊”,一件件手工艺品正从孩子们手中诞生......
“我们每年都会进行需求调研,确保课程既有趣又有益。”辅导老师李明云介绍,除了常规课程,今年新增的“消防演练”“国学课”等特色项目尤其受欢迎。8岁的寻广润说:“我喜欢在这里,这里的课都太好玩了,我还交到了很多好朋友。”
爱的传承:志愿精神薪火相传
为了给孩子们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带来全新的学习体验,暖心志愿服务文化中心不仅精心规划课程,还面向社会招募了一批有技艺专长且责任心强的在校大学生担任辅导老师。在这些老师中,有一个特殊的群体---“志愿者二代”。大学生王墨林的母亲牛丽曾是首批志愿者,如今儿子接过接力棒,用专业特长陪伴新一代矿工子女成长。“夏天+公益+成长,是超酷的暑假模式,看到孩子们的笑容,就很开心!”王墨林说。
十年来,100余名志愿者在这里奉献爱心,其中40%是“志愿者二代”,首批夏令营的学员已经成长为在校大学生,暑假又回到“七彩课堂”当老师,带头倡树“我为人人,人人为我”文明新风,让暖心志愿精神代代相传。更令人欣慰的是,爱出者爱返,“爱心储蓄”让爱增值,让许多孩子在这里埋下了“长大后我就成了你”的志愿种子。
品牌升级:从企业担当到社会价值
“孩子爸爸参加对外开发,我工作也忙,孩子在这里安全又快乐,我们上班再无后顾之忧,这真是一项非常贴心的福利!”山东能源十佳巾帼标兵、生产服务中心女职工马亭的话道出400余个家庭的心声。
随着影响力的扩大,“暖心夏令营”已超越企业福利的范畴,成为具有示范价值的公益品牌。其“托管+教育+公益”的创新模式,在山东能源集团内部广泛推广,惠及更多矿工家庭。
“要擦亮暖心志愿服务品牌,切实提高职工群众获得感、幸福感。”鲍店煤矿党委书记赵计华表示,未来暖心服务项目要办得暖心更贴心,让这一品牌持续焕发活力,为更多矿工子女撑起成长的蓝天。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鲍店煤矿用十年的坚守证明:企业的温度,不仅体现在安全生产上,更彰显在对职工子女的关爱中。这个“暖心夏令营”托起的不仅是孩子们快乐的暑假,更是国企对职工、对社会的一份庄严承诺。从“解决一个难题”到“树立一个品牌”,这条暖心之路,还在继续延伸......
天弘优配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