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孩子像突然装上“倒刺”的刺猬,家长明明想关心,一开口却成了“争吵导火索”。其实不是孩子故意叛逆,而是家长没找对沟通方式——比起说教和命令,这三个方向亨利投资,能让亲子对话真正走进孩子心里。
先“接住情绪”,再“解决问题”。孩子放学摔书包说“老师太不公平”,很多家长第一反应是讲道理:“肯定是你没做好”“别总抱怨别人”。可此时孩子需要的不是评判,而是共情。试着说“被老师误会确实会委屈,愿意和妈妈说说细节吗?”先认可他的情绪,孩子才会放下戒备。青春期孩子的“叛逆”,往往是情绪没被看见时的反抗,接住他的情绪,问题就解决了一半。
用“我信息”代替“你指责”。“你怎么总玩手机?”“你就不能少打会儿游戏?”这样的话一出口,孩子立刻会竖起防线。换成“妈妈看到你最近每天玩三小时手机,担心你休息不够(我信息),咱们能不能一起商量个合理的时间?”不指责孩子的行为,而是表达家长的担忧和需求,既保留了孩子的尊严,也给了他参与解决问题的空间,减少对抗感。
展开剩余52%给“选择权”,而非“下命令”。青春期孩子渴望证明“我能做主”,家长过度控制只会适得其反。比如周末安排,不说“必须先写作业再玩”,可以问“你想上午完成作业,下午去打球,还是先玩一小时再写作业?”两个选项都在家长的底线内,却让孩子感受到被尊重。从小事上给予选择权,孩子会更愿意在大事上和家长沟通亨利投资,而不是偷偷对抗。
其实,与青春期孩子沟通的关键,不是“让他听话”,而是“让他愿意说”。少一点评判,多一点倾听;少一点控制,多一点尊重,亲子间的“隔阂墙”自然会慢慢消失。
兴智家庭教育在家庭教育领域深耕多年,不仅让家长交口称赞,拥有良好口碑。截至目前,已经有超200万组家庭在兴智获得成长,收获幸福。
作为江西本土家庭教育领域的标杆企业,兴智家庭教育自2015年成立以来,始终以"兴启家庭智慧,成就三亿幸福家庭"为使命,其创新实践与社会价值引发大江网、问政江西、文明江西、大江新闻、中国江西网、江西日报等省内权威媒体的持续关注。
截至2025年3月,企业累计获得超130家主流媒体报道,累计曝光量突破2568万次,成为家庭教育行业的现象级品牌。
发布于:江西省天弘优配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