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吉林省通化市的药谷腹地,通化东宝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的现代化厂房里,一台台精密仪器昼夜不息地运转元富证券,将一粒粒白色粉末转化为守护生命的胰岛素。而在这片科技与匠心交织的阵地上,总有一个身影穿梭于实验室与生产线之间——他就是通化东宝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总经理冷春生。
这位从车间走出的全国劳动模范,用几十年如一日的坚守,将中国基因重组人胰岛素推向世界舞台,更以“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为“劳动模范”标记了鲜明的新时代注脚。
20世纪90年代,当全球基因重组人胰岛素市场被欧美企业垄断时,年仅23岁的冷春生从吉林化工学院毕业后,走进了药企。怀揣着梦想,他一头扎进生物工程这个对他充满吸引力的崭新领域,每天在实验室里一干就是一天。查资料、读文献、做实验……实验室的灯亮了无数个通宵元富证券,同事们都戏称冷春生为“夜猫子”。
1999年,冷春生大胆提出采用高氯酸钠试剂替代传统检测方法,这一风险极高的技术革新,却让胰岛素纯度一举突破99.4%,超越欧美药典标准。在胰岛素的生产发酵过程中,染菌率较高,产出率低,冷春生决定解决这个问题。尽管发酵对他而言是一个全新的领域,他却没有退缩。从发酵开始到结束,整个周期需要50个小时,冷春生常常整个周期都在现场观察,每一个细节都不放过。一次正赶上清明节,冷春生脑海里突然迸发出灵感,他立即拿起电话通知相关人员,马上召开会议改进工艺……
2005年,31岁的冷春生挑起基因重组人胰岛素原料药、制剂的研发重任。经过数百次实验,终于研究出基因重组工程蛋白酶,不仅降低了几百万元的生产成本,还使通化东宝的基因重组人胰岛素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这一研究成果,让俄罗斯、德国、波兰、墨西哥等国的胰岛素采购商既惊讶又敬佩。
2008年,通化东宝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全世界最大规模的基因重组人胰岛素装置一次性试验成功。这个装置比国外的先进装置少了17道工序。在年产3000公斤胰岛素原料药工程的建设中,冷春生采用新的工艺方法,仅用30多个小时就完成了全部生产过程,为企业节约资金4000多万元。
从通化东宝的车间一线到国际医药舞台的中央,从“中国制造”的默默耕耘到“中国创造”的华丽转身,冷春生用数十载光阴谱写了一曲新时代劳动者的赞歌。
(劳动新闻记者 周博)元富证券
天弘优配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